今天是: 临沭县图书馆欢迎您!
图书馆概览
服务指南
读者园地
数字资源
尼山书院
共享工程
在线咨询
 
 
 您的位置:首页 - 读者园地
 
中国历史上那些著名的藏书楼,你知道几个?
2018-04-19 阅读次数: 2255


书籍,是记录和传承前人智慧的载体。中国人历来重视历史记录与文化传承,故书籍数量可谓汗牛充栋;而藏书楼则是民族智慧最好的保存之处,以其规模之大,堪称“现代图书馆之父”。我们来盘点一下中国著名的藏书楼吧!

天一阁位于浙江宁波市区,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私家藏书楼,也是亚洲现有最古老的图书馆和世界最早的三大家族图书馆之一。天一阁占地面积2.6万平方米,建于明朝中期,由当时退隐的兵部右侍郎范钦主持建造。

天一阁之名,“天一生水”之说,因为火是藏书楼最大的祸患,而“天一生水”,可以以水克火。天一阁现收藏各类古籍近30万卷,其中以地方志、登科录等史料性书籍居多。

文渊阁位于北京故宫博物院东华门内文华殿后,是紫禁城中最大的一座皇家藏书楼。1776年建成,由乾隆皇帝赐名文渊阁,用于专贮第一部精抄本《四库全书》。

文渊阁坐北面南,阁制仿自浙江宁波范氏天一阁,为三层楼房,楼上通为一间,楼下分为六间,取“天一生水,地六承之”,意在防火。


文澜阁位于杭州西湖孤山南麓,浙江省博物馆内。初建于清乾隆四十七年(公元1782年),是清代为珍藏《四库全书》而建的七大藏书阁之一,也是江南三阁中唯一幸存的一阁。

文澜阁是一处典型的江南庭院建筑,园林布局的主要特点是顺应地势的高下,适当点缀亭榭、曲廊、水池、叠石之类的建筑物,并借助小桥,使之互相贯通。园内亭廊、池桥、假山叠石互为凭借,贯通一起。

建于清嘉庆十二年(1807),是余姚人黄澄量所建私人藏书楼,黄氏上代有兄弟五人,同科中举,故称“五桂楼”。又因其周围有四明山七十二座山峰环绕,又名“七十二峰草堂”。


楼中藏书最多达到6万余卷,有“浙东第二藏书楼”之称。其中《明文类体》在清朝文字狱时期保存了明代四百多家文集奏议,最为史家看重。

测海楼位于扬州市泰州路市人民医院内,测海楼主人为吴氏兄弟,兄名引孙字福茨,弟名筠孙字竹楼,均是光绪间扬州闻人,因兄弟二人都做过道台,所以包括测海楼在内的建筑一直被扬州人称为“吴道台宅第”。

测海楼可谓是扬州历史上最大的私人藏书楼,楼内藏书最多的时候,有24万多册。分经、史、子、集、杂著,丛书七部四十七类。


抱经楼原坐落于浙江宁波城里的君子营,建于1777年(清乾隆四十二年)。与范氏天一阁、郑氏二老阁齐名。

楼主为藏书家卢址,他嗜书如命。藏书规模的形成小部分承自祖上所传,大部分则从其他藏书家处购得,为得善本,不惜高价。卢址在世时,抱经楼藏书丰富,管理严格。1861年抱经楼藏书惨遭劫掠,后被当地商人悉数买回无偿归还。1961年藏书大部再次流失,书佚楼存。

古越藏书楼处今浙江绍兴城区胜利西路,紧邻大通学堂。清末徐树兰创办,是我国图书馆史上最早对公众开放、第一家具有近代公共图书馆特征的藏书楼。

楼主徐树兰是位赋闲的兵部郎中,他于光绪二十八年(1902)在越郡古贡院购地一亩六分,耗银三万二千九百六十两,建造古越藏书楼,藏书7万余卷,并于光绪三十年(1904)正式向读者开放。中华民国第一任教育总长蔡元培年轻时在此处校书。



历史上著名的藏书楼曾数以千计,蔚为大观。但战火无情、动乱未绝,多少名楼高阁付之一炬?又有多少古籍善本毁于一旦?藏书楼的缔造者与护卫者们,乃是文化的英雄。好好珍视这些现存的藏书楼,让智慧代代相传,亦是今人的使命。
 
临沭县图书馆版权所有 All Copyright by Lin Mu Library 鲁ICP备19055486
地址:山东省临沭县沭河西大街新文化中心 电话:0539-6211979 馆长信箱:lsxtsg6211979@163.com
您是第:1254735 位访问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