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临沭县图书馆欢迎您!
图书馆概览
服务指南
读者园地
数字资源
尼山书院
共享工程
在线咨询
 
 
 您的位置:首页 - 读者园地
 
【追沭往事】难回旧时光
2018-02-23 阅读次数: 5820

  这张照片是九十年代临沭第二中学的校园俯瞰图。拍摄地点在学校大门的门楼,中心线是由学校大门直奔教学楼的一条平整的水泥路。

  中心线的东面是学校的操场。这操场既没有塑胶跑道,也没有绿色草皮,甚至连一粒煤渣跑道都没有,裸露的黄土地上只有零星的杂草在随风飘摇。

  可是,这个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的土操场,却给我留下了难忘的回忆。


 刚参加工作,我就接任了初二一个班的班主任。一开学,我陪着学生军训,在操场上风吹日晒雨淋地度过了结结实实的一周。开学后,每天早上不到六点,就爬起来跑到操场上跟着学生跑操,风雨无阻,从不懈怠,从不缺席。

  即使不跟早操或者课间操,到了周末,稍有空闲,也会和几个青年教师去操场踢几脚野球,放松一下紧张的心情。或者在风清月白的晚上,几个谈得来的伙伴,围着操场散步,交流交流感情。也曾有一段时间,下了早操,趁着学生上晨读的空挡,跟着学校的太极队练上几趟,来一个刚柔并济,内外兼修。

  遇到运动会之类的大型活动,土操场也照样热闹非凡。记得那时候还年轻,学校举行师生足球对抗赛,我曾是铁打的主力一枚。还有,学校举行教工接力赛,规定每个组都是三加一:三名男教工,一名女教工。我们政治组清一色男爷们,趁机租借了后勤一位擅长跑步的女教工,一举夺得全校第一名,我跑的是第三棒。

中心线的西面是“讲师院”。“讲师院”的名头来自学校的前身——八十年代之前,学校一直是临沭师范。师范里自然有讲师,讲师住的地方自然叫作“讲师院”。结婚后,住了两三年逼仄狭小的单身宿舍,我有幸在“讲师院”分了一套两居室的房子,自然有了翻身做主人的感觉。

  “讲师院”其实是一个大杂院,大家“地不分南北,人不分老幼”,一把蒲扇,畅叙幽情;满院儿童,任意西东。暑假夏夜,我们聚在院子里打牌下棋,年龄稍长的高老师夫妇在自家门口支起大锅烙大饼,孩子们闻香而至,饼框未满即空。

  棋牌的碰撞声,孩子的嬉闹声,高老师夫妇的唱喏声,此起彼伏,其乐融融,羡煞了满天的星星。

2000年以后,学校拆掉了校园内所有的平房,建起了崭新的教学楼和办公楼各一座,建起了气派的弧形学校大门,配上帆船形状的门卫室,又把西邻的地面租下来,建成了配有塑胶跑道的现代化操场,学校旧貌换新颜,土操场和讲师院也就不复存在。

      现在住进了高楼,却疏远了邻里情;操场洁净了,却没有了当年奔跑的劲头。古语云,得之东隅失之桑榆,信乎?

时光的列车驶过,人们来来去去,请务必珍惜

因为,时间也没有带走的记忆,那是怎样的缘分!


 
临沭县图书馆版权所有 All Copyright by Lin Mu Library 鲁ICP备19055486
地址:山东省临沭县沭河西大街新文化中心 电话:0539-6211979 馆长信箱:lsxtsg6211979@163.com
您是第:1254916 位访问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