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书有自己独一无二的名字,这是作者给予的;一本书在图书馆有它精准的地理坐标,这是图书管理员赋予的。如果书本是因为有了名字而使得灵魂完满,那么摆放在图书馆的书则是因为有了专属的位置而获得新生。
一本书通过采购、验收、编目、典藏、送至藏书点,最后传递到读者手中,这一环环紧紧相扣,缺一不可,像一条产品加工的“流水线”,只是与一般物品不同,他是承载着知识和温度的书本,我们对待时会更加郑重。
你知道每天在书架上看到的一本本书,是通过什么样的流程摆放到书架上的吗?你知道当你检索书目时,为何能迅速定位到书的藏书点以及具体位置吗?当你走到书架前,看到一排排贴着整齐书标的书,像经过打扮后的精致少女,等待某个邂逅,你又知道是谁赋予了它们仪式感和使命感?
今天,小编就要带你走进编目与典藏的世界,当你了解了编目与典藏的流程,或许你就不会认为它仅仅是一本摆放在书架上的书,而是一个个有温度的、鲜活的小宇宙。
编目就是在书采购、验收之后的重要一环,也就是为即将移入馆藏点的书录入系统并贴上属于临沭图书馆的标签。我们看到每本书左下侧面贴的书标,上有索书号,能帮我们具体定位到书的精准位置,而索书号的分类,中文图书采用《中图法》分类,外文图书和期刊则是采用《中图法》和《科图法》两种方法分类。采编室:“我们近年编目的纸本文献每年有5万册左右,将书本先在计算机系统里进行分类编目,然后产生出索书号,这个过程要很细心,力求精准。”
编目之后就是典藏,典藏工作的内容包括藏书布局、已分编图书的验收入库、藏书的调配和注销、藏书的清点和剔旧、藏书统计以及典藏账目的登记与管理。它是图书馆所购图书经过验收、编目,最后进入流通部门前的最后一个环节。典藏人员根据图书馆典藏规则确定每一本书具体移送到哪个典藏点,并将典藏信息录入系统中,自此,图书馆的书便有了明确的归属地。
典藏室:“典藏工作不易,图书分类、典藏录入、打捆搬运,环节不少。数量大,一年数万册;要求高,数据交接须毫厘不爽;环境差,地下室湿气重,书多更显房小。然而,这一切都是值得的,因为典藏实为纸本图书工作之枢纽。”
每一位编目与典藏的工作者,实际上是将一本书定义了一个新的角色,仿佛是让以 前游走四方的不羁少年找到了社会的担当与责任,从此便成了置身洪流骄傲热血的青年。而书本给编目与典藏老师带来的是对万事万物的珍重和融入到骨子里的仪式感。就像他们说的:“我们尊重书本,宛如尊重生命,因为,时转世移,唯书本与文字不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