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县区文化和旅游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高新区宣传工作办公室,沂河新区社会发展局,市直有关单位: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关于“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立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机制”的相关要求,提升公共文化服务的普惠性和实效性,进一步扩大琅琊夜校覆盖范围,建立“总—分—微”三级夜校体系,现面向全市各县区、市直有关单位招募琅琊夜校分校、微校。具体事项通知如下:
一、琅琊夜校总体情况
琅琊夜校是由市文化和旅游局指导,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支持,市图书馆联合临沂新华书店等社会力量打造的普惠性公共文化服务项目,旨在为市民提供优质的文化教育资源。自2024年9月开办以来,琅琊夜校已成功举办3期,累计开设33门课程、310个课时,培训学员600余人次,并于2024年12月入选山东省公共文化场馆提振文旅消费典型案例。
琅琊夜校采取“政府指导+社会参与”的运营模式,市图书馆作为夜校总校负责整体策划与运营管理,社会力量提供场地、师资等支持。琅琊夜校以季度为周期开课,每期开设10—20门课程,涵盖文化艺术、职业技能、生活兴趣等领域,满足不同群体的多样化需求。同时深度挖掘职业教育、手工技能培训等资源,联动职业培训院校、非遗工坊等,结合社区微技能培训,指导学员考取技能等级证书、开拓手工艺品销售渠道,带动学员就业、创业、增收。
二、分校、微校申请条件
(一)办学理念
申请加入琅琊夜校分校、微校的单位应具有良好的社会声誉和相关教育、文化领域的活动经验。认同琅琊夜校优质、普惠的办学理念,致力于为市民提供更为精准、更高效率的公共文化服务,注重教学质量与学员体验,推动琅琊夜校品牌建设与可持续发展。申请加入琅琊夜校分校的单位原则上是县区级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工人文化宫、科技馆、青少年宫、技工院校等单位及其他市直公共文化场馆;申请加入琅琊夜校微校的单位可以是乡镇、社区、城乡书房、琅琊书房·悦读驿站或民办职业培训机构、文化艺术培训机构等。
(二)场地要求
场地面积不少于40平方米,安全、卫生、消防、环保等条件需符合有关部门的要求,并能提供场地使用证明或租赁合同。
(三)人员要求
1.每个琅琊夜校分校、微校至少应配备一名具有活动举办经验的负责人,负责对接总校、协调课程设置、管理日常运营及教学质量监督。
2.根据课程需求,每门课程需配备1—2名责任心强的跟班老师,负责学员服务、课程开展、信息收集反馈及宣传推广等工作。
(四)设施要求
1.根据课程设置,配置相应的桌椅、投影仪、电视等教学设施及水电网络,确保教学活动正常开展。
2.设置相应的宣传展示区域,用于公布课程信息、展示课程成果等。
3.开课时应使用琅琊夜校logo、标语等标识。
三、分校、微校合作模式
(一)课程设置及教学管理
课程设置参照总校课程体系框架,结合当地需求开设文化艺术、职业技能、生活兴趣等多元课程。分校微校课程安排和总校同步,每季度一期,可根据实际情况开设多门课程,每门课程6—12课时,每课时60—90分钟,上课时间原则上为晚上,根据实际情况也可安排在周末白天。
总校建立教学质量监控机制,定期开展课堂观察、学员满意度调查,留存评估报告,规范教学管理。市区分校、微校课程需报请总校审批,县区微校需报请区域分校审批,以有效避免区域内课程重复设置,保证教学资源的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
(二)师资管理
琅琊夜校建立统一师资库,总校严格按照规范化管理要求,通过建立详细的讲师档案,为师资管理提供坚实的数据支撑。
在确定课程后,分校微校需与讲师签订相关协议,明确双方的权利与义务,确保教学工作的稳定性和规范性。同时,还需建立完善的讲师考核评价机制,定期对讲师的教学表现、学员满意度等进行综合评估,根据考核结果进行奖惩和调整,激励讲师不断提升教学水平。
琅琊夜校分校、微校可根据自身课程设置的实际情况,向总校申请调配讲师资源,或充分利用自身现有的讲师资源开展教学工作。
(三)学员管理
依托新华书店“新华悦购”平台,开展学员报名、缴费、退费等流程,建立学员学习档案,进行学员管理。制定完善学员考勤制度,设置跟班老师负责学员的考勤、纪律维护及安全保障等工作。
(四)财务管理
1.费用管理:制定合理收费标准,原则上每节课控制在10—40元,课时费用于支付平台管理费、讲师费、服务人员劳务费、设备耗材购置、场馆布置及活动宣传等。严禁额外乱收费或在上课期间开展其他课程、产品兜售等行为。学员首次上课后不满意可申请全额退费。
2.账户管理:学员学费由临沂新华书店或县区新华书店开设专门账户进行收取,市区分校、微校由临沂市图书馆调度费用收支,县区分校、微校由县区文化和旅游局指定相关单位调度费用收支。各分校、微校财务自负盈亏,总校定期对分校、微校的财务情况进行审计,确保经费使用合理合规。
(五)运营管理与监督
1.运营管理:依据学员报名情况、退课率、出勤率、满意度等因素,定期评选优秀分校、微校,颁发荣誉证书并予以相应激励。
2.运营监督:总校对分校、微校负有监督指导义务,包括但不限于办学资质、场地设施、师资课程、教学服务、学员评价等方面。如发现违反琅琊夜校相关管理规定的情况,将取消合作办学。
(六)品牌推广与宣传
遵循总校品牌形象与宣传策略,使用统一标识、资料与宣传用语。同时要结合当地实际制定个性化推广方案,通过线上线下多渠道拓展琅琊夜校品牌影响力。
四、责任分工
各县区文旅部门负责“琅琊夜校”分校、微校的宣传发动和组织实施,结合当地非遗等特色文旅资源,刺激文旅消费,促进学员增收;人社部门按照参训学员需求,提供就业创业指导、技能等级评价等服务,积极引导技工院校、民办职业培训机构等提供技能培训服务。
五、申请流程
1.提交申请:有意向的单位需填写《琅琊夜校分校/微校申请表》(见附件),经县区文化和旅游主管部门审核同意后报至总校,同时附场地证明、负责人简历及相关资质材料。
2.审核评估:总校将对申请单位进行实地考察与综合评估。
3.签约合作:通过审核的单位将与总校签订合作协议,正式成为琅琊夜校分校或微校。
六、联系方式
联系人:王婷婷
联系电话:0539-3210607
电子邮箱:312688041@qq.com
地址:临沂市兰山区新华路13号临沂市图书馆
临沂市文化和旅游局
临沂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025年3月14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