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新语听经典,轻松做有价值阅读
见字如面——看历代名人如何教育子女
近年来,技术的飞速发展让信息传递变得高效,微信、QQ等即时通讯工具虽然拉近了人与人空间上的距离,却让情感表达变得“快餐化”,少了书信往来中字斟句酌的真诚与温情。本期书单,让我们一起聆听名人们的家书,学习他们为人处世、持家教子的智慧。
曾国藩
咸丰四年九月十三日致澄侯、温甫、沅浦、季洪弟书
“诸弟在家,总宜教子侄守‘勤’‘敬’。吾在外既有权势,则家中子侄最易流于骄、流于佚,二字皆败家之道也。万望诸弟刻刻留心,勿使后辈近于此二字。至要至要!”
咸丰四年,曾国藩建成上万人的湘军,他担心子弟因富贵而骄奢淫佚,故写信告诫诸弟:骄与佚乃败家之本,须时刻提防。正因他居安思危、严加管教,曾氏一门得以在清末乱世保全。
扫码免费收听《曾国藩家书》
梁启超
1923年7月26日致思成书
“人生之旅历途甚长,所争决不在一年半月,万不可因此着急失望,招精神上之萎葨。汝生平处境太顺,小挫折正磨练德性之好机会。”
当年梁思成因车祸推迟留美一年,梁启超在病榻旁布置大量国学功课,既关心身体,更怕他意志消沉。最终“一门三院士,九子皆才俊”,其教育理念至今仍值得借鉴。
扫码免费收听《梁启超家书》
傅雷
1959年11月23日夜致傅聪
“你的第八信和第七信相隔整整一个月零三天……我只怕你用功过度,身体不舒服……以后若是太忙,只要寥寥几行也可以,让我们知道你平安就好了。”
傅聪留学波兰,久未写信,傅雷夫妇忧心如焚。家书中既有琐碎叮咛,也有艺术与人生的深刻探讨,字里行间满是炽烈而深沉的爱。
扫码免费收听《傅雷家书》
新语听书访问方式
1. 微信H5版:关注图书馆微信公众号,通过授权链接访问
2. 小程序版:微信搜索“新语有声”进入
3. 网页版:登录www.xinyulib.com.cn,凭读者证账号访问
4. APP版:应用商店搜索“新语听书”下载
|